煤粉气力输送的防爆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优化输送参数:通过调整输送气体的速度、压力等参数,确保煤粉在管道中的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避免达到爆炸极限。一般来说,煤尘爆炸的浓度范围为30~2000g/m³。
实时监测:在气力输送系统中安装浓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煤粉的浓度,一旦浓度超标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降低煤粉温度:在输送过程中,通过控制输送气体的温度和湿度,降低煤粉的温度,防止其自燃。通常,应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在60~70℃之间运行,制粉系统启动时磨煤机出口温度应在60℃以内,超过70℃则严禁启动制粉系统。
煤粉细度与挥发分:煤粉越细,爆炸危险性越大;挥发分越高,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应合理控制煤粉的细度和挥发分含量。
使用防爆设备:在气力输送系统中使用防爆电机、防爆电器等防爆设备,确保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点火源。输煤系统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IP54及以上。
惰化气体注入:在气力输送系统中设置惰化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注入装置,通过向输送管道内注入惰化气体来降低煤粉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抑制爆炸的发生。通常,氧气浓度大于16%时易引起燃爆,需采取相应的防燃爆措施。
严格管理:加强操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禁止在输送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产生点火源的行为。同时,应确保灭火器和空气呼吸器等设备处于备用状态,以便在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时紧急使用。
定期清理:定期对输送管道、除尘器等设备进行清理,防止煤粉在设备内部积存并自燃。同时,应确保输煤系统地面、设备、电缆及廊道内的油污油垢得到及时清理,避免着火危险。
定期检查:定期对气力输送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处理,防止故障扩大引发爆炸事故。
制粉系统保护:制粉系统联锁保护应准确可靠,每次启炉前、磨煤机大修后均应按规定传动制粉系统联锁保护。同时,应确保制粉系统各参数指示准确,风量、风压、差压等如有缺陷,应及时消除。
采用合理的气力输送速度:防止物料积聚,避免引起自燃或爆炸。当气流速度过高时,会引起静电火花,极易导致爆炸;而当气力速度过慢时,物料又容易沉积于管道底部而引起自燃。
厂房通风:加强厂房的通风换气,防止煤堆自燃。同时,在输煤系统皮带落差大的位置以及主要设备处加装除尘器,收集粉尘,降低粉尘浓度。
电气线路布置规范:电气线路应规范布置,避免私拉乱接,确保电气设备符合防爆要求。
制定安全规程:根据气力输送系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同时,应加强对输煤系统各位置的视频监控和巡检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解决煤粉气力输送的防爆问题需要从控制煤粉浓度与状态、防止点火源的产生、加强设备维护与检修、优化系统设计与布局以及制定并执行安全规程等多个方面入手。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煤粉气力输送过程中的爆炸风险,确保生产安全。